国产数据库阳振坤与低谷与高光崎岖十五年
2025-07-04 09:38:00镇风

作者 | 赵之齐 。低谷

修正 | 胡敏 。高光

十一年前 ,阳振阿里“双十一”的坤国备战室里 ,国产自研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的产数创始人阳振坤站在推开的窗边 ,向时任蚂蚁CEO的据库彭蕾“许诺”道:

“(OceanBase)出了问题 ,咱们就预备从这跳下去 。崎岖” 。低谷

把自身与OceanBase胜败绑在一同的高光阳振坤,便是阳振用这样的决计,让OceanBase从一个简略的坤国存储体系,生长为国产数据库的产数一大领头产品,且经过TPC-C基准测验 、据库打败接连九年位居第一的崎岖Oracle 。

一个多月前,低谷2025年5月12日,OceanBase公司发送全员内部信 ,宣告阳振坤荣誉退休。

退休那天,这位60岁的程序员 ,仍然没有自己的独立作业室,也没有助理 。在日常作业中 ,他和年青搭档们一同在工位上看代码,也自己贴发票报销。

而此前一天  ,5月11日,正是他入职阿里的第十五周年 ,也是OceanBase诞生的第十五年 。在向回忆OceanBase的阅历时,起先短短五六分钟陈说里 ,阳振坤提了不下十次“困难” 。 ,但好在,团队毕竟仍是证明了自身价值 。

开端的困难是 ,怎样在集中式数据库盛行的时代里,压服阿里高管投入许多财力与人力,做一款分布式数据库 。

而在取得吴泳铭“给你两年时刻 ,证明OceanBase的可行性”的同意后 ,接踵而来的第二个困难是 ,怎样赢得各事务线的信赖 、用事务打磨OceanBase的才能 ,并在阿里内部证明其价值。

随后 ,当OceanBase在阿里广泛运用后 ,怎样对外服务、发明更大的商业价值 ,又成了阳振坤的心头重要事项。

重重应战往后 ,后来的故事人尽皆知 :OceanBase成功了,不只在技能上登顶国际  ,商业化的齿轮也作业起来,2020年独立为公司 ,2023年在金融职业营收规划2.7亿人民币,在金融职业本地布置商场中 ,比例第一。

OceanBase在技能与商业范畴的双线并进 ,是阳振坤带领团队在一个个检测前做出的重要决议计划  ,也源自他铭记于心的恩师王选的教训:技能顶天、商场登时 。

从国产数据库不被看好的当年 ,到国产自研漫山遍野般迸发的现在,阳振坤带领OceanBase的生长史,也是国产云数据库展开15年的重要缩影  。深耕核算机范畴三十年的他,怎样带领OceanBase度过一个个难关?他和OceanBase相互效果的这一路,又有怎样的故事?

低谷与高光	:阳振坤与国产数据库坎坷十五年阳振坤 。


坚持分布式的“梦想家”。

Oracle九年来第一次痛失TPC-C基准测验第一之位 ,便是败给其时在大众视界里还初出茅庐的OceanBase 。

这个看似半路杀出的“程咬金”,从2010年起训练自身,已蛰伏等候此刻多时。其健壮的产品实力背面 ,是阳振坤正确的判别和团队一同的坚持 。

故事的开端,阳振坤做对的第一个决议计划是 ,在集中式数据库盛行的时代 ,坚持分布式数据库的路途 。

这全部,能够从2010年说起 。

2010年,阳振坤可贵地给自己的人生放了一个月的假,陪陪家人 ,捋捋未来的计划 。就在其时,阿里的刘振飞向他递出了橄榄枝 。两人此前在微软一同同事 ,彼时刘振飞正担任淘宝的后台体系运营办理 。

阳振坤去了阿里面试 ,面试官是吴泳铭 ,他后来第一个直属上司。2010年5月11日 ,阳振坤入职阿里 ,在根底架构部分,职级是P11。有说法指 ,阳振坤参加淘宝后,本能够参加快速展开的淘宝事务团队 ,主管技能,但纠结一再 ,他仍是挑选并不那么好走的自研路子。

入职后大约一周,开发一款分布式数据库的创想便逐步成型 。阳振坤向其时淘宝技能担任人吴泳铭提出这个主意 。

深知数据库生长需求周期的他 ,已感时不我与。但在集中式数据库为干流的时代里 ,怎样压服他人,给他这个没有数据库布景的人,一个测验做分布式数据库的时机 ?

阳振坤给出的观点之一是,数据库在集中式这条路上现已走到止境 ,接下来必定会往分布式走;且传统单机数据库缺少扩展才能和高并发才能,关于离不开联系数据库的互联网来说  ,分布式数据库“怎样看都是一件需求做的事” 。

而且 ,其时阿里内部数据库的数量高达6500个,许多的事务场景和数据需求令他心向往之 ,信赖其间包含打磨出分布式数据库产品的或许  。

但 ,相同不行或缺的 ,是身处“去IOE”(IBM小型机 、Oracle数据库和EMC存储)节点上的阿里,供给的“有利地势”  。

前期,阿里是Oracle在亚洲最大的客户之一  ,Oracle会在官网上长时刻展现阿里的logo,阿里内部也有许多取得Oracle认证的尖端工程师。

但是,2009年开端做“双十一”的淘宝,数据量激增 ,让Oracle已有些绰绰有余:Oracle数据库最多支撑20个节点的同享模型,但阿里的数据量需求几十万台服务器。阿里需求才能更强的数据库 。

后来阿里的生长速度,也证明这步预判是正确的:2009年成交金额只需大约5000多万的“双十一”事务 ,在2010年已到达9亿多,到2019年有2600多亿,呈几千倍增加 。2010年淘宝第二届“双十一”的渠道买卖笔数每秒峰值就现已到达2500笔 ,但其时体系的极限容量是每秒3000笔订单。有阿里内部人士泄漏 ,2022年前后,在阿里内部运用的OceanBase 、PolarDB和ADB数据库体系共运用了约5万台服务器 ,已远超Oracle的处理才能 。

此外 ,从经济利益上说 ,Oracle的授权费也过于贵重,且运转时要依靠高端硬件设备 。其时 ,阿里高层发现公司每年在IOE上的开销 ,呈现惊人的增加——小型机 、高端存储加上Oracle的各项费用 ,一套或许要两千多万,阿里每年要给IOE三家美国公司简直200亿元收购费,这样下去  ,阿里或许变成“给IOE打工” 。

而立志要成为一家科技公司的阿里 ,也需求树立自身技能根基。确认“去IOE”的战略后的初期,阿里还想从已有的MySQL开源数据库发力 。但公司随后意识到自研的重要性 ,在飞天体系  、OceanBase数据库等一系列技能根基树立过程中,也训练了许多数据库 、中间件等相关研制人才,让阿里云得以在2015年之前就打下技能和产品优势,对其后来席卷云核算商场至关重要 。

其时和阳振坤相同信赖分布式的 ,还有王坚——他是阳振坤在微软的老板  。阳振坤在2010年参加阿里后,有一段时刻也向王坚报告,在微软时 ,两人便已看好分布式的未来 。而此前阳振坤在百度作业时 ,也深化学习了Google的分布式存储和数据库模型。在分布式的坚持上,他有底气敢为人先。

主意有了雏形后 ,阳振坤随后又花了两周时刻找客户、再花了两周在代码上做简略的原型证明。种种“天时有利地势人和” ,加上前期阿里内部立异气氛稠密,吴泳铭也乐意授权各团队自下而上搞立异 ,他提出的仅有要求是 :两年内证明这个项目的可行性。

至此,立项已成 。那之后花了十多年长出累累硕果的OceanBase ,起先的立项只花了六个星期 。


与事务磨合 :如履薄冰六七年 。

数据库产品才能的提高,常面临“先有鸡仍是先有蛋”的为难 :没有事务的磨炼,数据库难以生长;但不行老练的数据库,又难获事务信赖。

尤其在阿里内部 ,事务线领导要自己担负事务目标,冒险把事务交给一个从0开端的自研项目,相当于自愿站到了山崖边上 。

这一点,阿里云飞天体系的第一个客户阿里金融已深有体会:其时深受摧残的阿里金融掌舵者胡晓明 ,便带队高管们 ,在2011年12月31日晚上来到阿里云 ,向阿里云高层们鞠下无言的一躬,以求过一个不被飞天报警铃声打扰的安稳的新年。(无言鞠躬背面怎样风云暗涌 ?欢迎增加作者微信。Ericazhao23。了解)。

有了这一“前车之鉴” ,各事务线对新技能的加倍慎重自不必说 。攻略事务线的老迈 ,是从淘宝内部生长起来的OceanBase ,避无可避的难关。

阳振坤天然担起这一重担 。回忆其时 ,他笑说自己“如同个大龄推销员” ,对淘宝内部的事务技能团队逐一登门拜访,“推销”到口都干了之后,总算遇到一个乐意测验的项目:淘宝保藏夹  。

之所以有时机 ,是由于其时淘宝保藏夹面临的功用瓶颈,内部还没有其他办法处理——。

用户每次翻开保藏夹时,体系都要查看产品价格 、在线状况等状况改变  ,因而,数据库就要频频拜访硬盘数据 。假如许多用户一同拜访保藏夹,数据库的核算量和I/O需求就会大幅增加  。要是拜访硬盘上100个不同的方位 ,就要读取100个不同的“块”(Block),每读一个块或许需求1毫秒 ,用户翻开读取淘宝保藏夹的速度就会变得十分慢 。

但是,怎样让事务团队信赖,初生的OceanBase能处理这个问题?

“数据库只需出一次问题 ,就永久没有信誉 ,哪怕会给事务带来优点 ,也没有人敢用了”,阳振坤向说道。在他眼中 ,事务团队给出的每一次磨合时机 ,都是不行失手的要害战争 。

深谙此理 ,阳振坤带着满满诚心和一套实在的处理计划 ,拜访了淘宝保藏夹的主管魏虎 。

他首先向魏虎论述了自己的调查 :淘宝保藏夹大部分数据的特点是,数据总量大 ,但每天的修正量很小。因而,能够测验把每天事务低谷期(如清晨两点之后)修正的数据,先放在内存里,到下一个低谷期(例如两点)时,再把当日修正跟本来的数据做大兼并写回去 。

但这全部改变只产生在后台,作为用户 ,在前端仍然能够实时看到更新。

要了解这个做法的立异  ,就要先了解硬盘和内存的差异 :硬盘中的数据需求根据“块”的办法读取、次序拜访  ,即便只需求读取其间一条记载,也要把整个块读取出来后再找到需求的记载 ,前期硬盘中 ,一个块的巨细一般为512字节 。而内存则能随机拜访设备,能够直接拜访恣意一个字节的数据,速度更快。

假定用户保藏的100件产品存在多个不同的定常块里,本来的办法,只需用户有修正 ,就得把硬盘里这个块读出来,在内存改好后写回去,下个客户来读 ,又得从硬盘上查看每个块的修正状况 。而新的办法中,修正都存在内存里 ,当用户拜访时 ,只需快速拜访内存了解数据修正的状况 ,并和本来的数据兼并 ,给用户展现 。

两种操作的中心差异是 :削减许多重复的动作 。,大力提高保藏夹运转的功率 。

这个计划抓获了淘宝保藏夹团队们的心 。在他们的敦促下 ,阳振坤团队开端了验证测验 。

团队在两个月左右进行简略版别的测验,验证可行;再花六个月完结第一个正式版别,在出产环境中试运转 。试运转四个月后,计划正式投产。前前后后 ,花了将近一年时刻。

而运转OceanBase之后的淘宝保藏夹 ,从原需32台服务器,减到了14台,其间 ,12台处理静态数据 ,2台担任动态数据  。

淘宝保藏夹和OceanBase的这场相遇,能够说是一场双向救赎。从此  ,OceanBase站上了数据库产品的起跑线,而直到今天,淘宝保藏夹仍是OceanBase的用户。

但是 ,OceanBase的确也仅仅刚刚站上了起跑线,阳振坤直言,其时数据库的功用“连1%都没做好” 。。

他开端在内部寻觅第二个大型事务 。

阳振坤曾将目光投向淘宝购物车 ,但购物车对淘宝而言是简直不行容错的中心部分  ,慎重确定后 ,他仍是没有迈出这一步 。

那一年里,他仍然跑遍了事务部分,但没能走运地取得第二个像淘宝保藏夹相同具有代表性的事务。永久卡住的一个环节是 :怎样向事务部分展现OceanBase的价值。

他们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了第二年 ,2012年秋天 ,本该是收成的时节 ,但OceanBase再也找不到新的事务 ,项目面临封闭危险 。。即便是CTO吴泳铭 ,也难以直接干与事务部分的产品运用选择,对此无能为力。

就在此刻 ,王坚牵线 ,主张他们去到如火如荼展开“去IOE”的支付宝。

两年期限接近的关头  ,阳振坤决断捉住这次“复生”时机,带着OceanBase团队 ,在2012年11月15日来到支付宝  。

彼时 ,冯春培(诨名孔丘)和程立(诨名鲁肃)等人现已处理了稳定性的问题,让支付宝完结100%的运维可用率 。需求处理的新问题是:许多运用Oracle数据库的支付宝  ,怎样下降软硬件的本钱?

其时,支付宝测验给出的打法是用MySQL+一般PC机代替  。但是,一般PC机的毛病率远高于IBM小型机和EMC存储 ,会让体系的可用性明显下降 。

这个扔到阳振坤面前的难题 ,并非一块好啃的骨头:淘宝的数据库出问题 ,最多仅仅用户暂时无法购物  ,能够经过作业人员的及时修正和诚实抱歉重获用户支撑;但在支付宝的“钱”上出问题 ,失掉的用户信赖将无可挽回。

就连其时十分看好原生分布式数据库远景的支付宝CTO鲁肃,也问过阳振坤 :“你怎样确保OceanBase不弄丢支付宝用户的一分钱  ?” 。

阳振坤被这个问题问懵了。但他接下应战 ,带着团队探究新的办法 。

鲁肃这个问题背面的逻辑是 :怎样在下降硬件本钱的一同坚持体系稳定性 ?几经探索后 ,阳振坤团队引入了Paxos协议技能 :让一笔买卖用三台机器做 ,只需有两台机器成功完结 ,这件事就做成了。这笔账能够这样算 :一台PC机出毛病的概率假如是千分之一,两台一同坏的概率或许便是百万分之一,三台则是十亿分之一。

这一技能的革新,也是对职工的解放:曾经只需主库坏了,不论几点 ,咱们就要几分钟内起来做人工对账,但现在 ,只需有一两台机器继续作业,体系就能继续运转。能睡上安稳觉 ,这也必定程度“收购”了事务团队的心 。

后来 ,腾讯 、华为等公司在根据MySQL的体系中,也都采用了相似技能 。

2014年 ,OceanBase 0.5版别现已做到“半分布式”体系 :全部数据修正都在同一台机器上进行,但读取数据时运用多台机器 。。而且,其在联系数据库体系上做到单机/单机房毛病不丢数据 、不断服务 ,也现已超过了国家标准 。

但 ,三年没有新标杆事务的OceanBase ,仍是难以防止地开端遭到质疑 。

要么成功,要么沉寂。种种压力下,阳振坤把赌注 ,押在了阿里技能人每年的“大考”上  :“双十一” 。

他向鲁肃自荐用OceanBase代替Oracle,但事务团队并不接招,所以 ,鲁肃出头,把相关担任人叫过来一同谈 :

“OceanBase有什么问题,咱们详细指出来 ,不要说‘感觉不稳定、惧怕出问题’这些虚的  。” 。

阳振坤还给时任蚂蚁集团的CEO彭蕾写了封邮件,大力引荐团队产品:“咱们的同学十分优异:给他们一个信赖 ,他们会给咱们惊喜乃至奇观 ,咱们以为技能上做不到的,他们也能做到……” 。

阅历长达半年的商讨商洽 ,毕竟 ,OceanBase争夺到了1%的流量测验时机 。

命运眷顾有心人,就在那年 ,Oracle无意中也给OceanBase的生长“火上加油”:在“双十一”前夕的压力测验中 ,数据量一上到90%,Oracle就报错溃散 。情急之下 ,事务团队只好找到阳振坤:“给你们10%行不行?”。

团队喜不自禁  ,临危受命 。

“双十一”流量的10%,根本便是淘宝平常100%的流量 。OceanBase能否承住这份压力?世人瞩目下,就有了2014年OceanBase“双十一”作战室里的名局面:

当晚 ,时任蚂蚁集团CEO的彭蕾鼓舞团队之际 ,也问询严重备战的团队们 :“有没有决心  ?” 。

刚好站在窗边的阳振坤  ,推开了窗,摸不出几分打趣几分真,仅仅说道 :

“出了问题 ,咱们预备从这跳下去 。”。

所幸,OceanBase顺畅地度过了双十一 ,在全场的掌声中 ,阳振坤心知这破釜沉舟终是成了 。一战成名 ,OceanBase逐步接下了大淘宝100%的流量。

在这之后 ,团队继续完结起先打造分布式数据库的许诺 。

如前所说,其时的OceanBase仍是“半分布式”体系 :仅仅写入一个单点 ,让全部数据的修正在同一个点上 ,防止复杂性 。在阳振坤看来,这种做法短时刻内能支撑支付宝的买卖需求,久远来看不行继续。

2014年9月之后,团队开端将其晋级为彻底的分布式数据库体系——每个节点都能够再做修正 ,节点与节点之间相等 ,没有什么特别 。

这步晋级,花了整整两年时刻 。

直到2016年头,OceanBase体系开端替换支付宝最中心的账目体系中的Oracle数据库  。这之后,完结全部项目的替换仅仅时刻问题,“最困难的部分现已完结了”  ,阳振坤慨叹。

产品才能逐步成型后,他开端把眼光放到外部商业化上  。


表里“交困”:费口舌不如跑分。

“在公司里做一件事,你毕竟得证明自己有价值” ,阳振坤向(大众号 :)说道。

在大厂中生长起来的数据库,一个天然的可得优势是 ,能用公司内部老练的事务锻炼产品。但是,这块硬币的另一面是 ,需求掌握“满意事务团队高定制化需求”与“打磨自身数据库产品通用才能”之间的平衡 。技能团队与事务团队的期望,常常呈现巨大距离  。。

而且 ,2016年前后 ,OceanBase还遭到过阿里内部其他数据库的应战 ,阅历了一场“华山论剑”:嬴者才有继续做数据库的权力 。(更多暗地故事  ,欢迎增加作者微信。Ericazhao23。沟通) 。

激战往后 ,各方打平。尽管如此,OceanBase这个数据库老迈哥或许也进一步意识到,是时分走出阿里这个“舒适区”了 。

为了更好提高数据库功用 ,为了必定程度上坚持OceanBase的自主性,也为了证明数据库产品的价值 ,2016年末,阳振坤开端带队做外部事务  。

2017年 ,OceanBase取得了第一个外部客户  ,南京银行,也是互联网金融相关事务 。

但前期获客寸步难行,2020年前后国产数据库赛道在卷的“自研” ,此前在用户眼中是“不靠谱”的代名词。彼时OceanBase名望缺乏,质疑声多得团队成员的耳朵都快被磨出茧子:

我国的数据库范畴现已展开了几十年 ,但还没有哪个数据库真实做得成功  ,你们怎样就成功了?Oracle这么多年都没做出分布式数据库,你们怎样或许做出来?

其时团队规划也就百十来人,“百”口莫辩之时 ,阳振坤做了一个决议:跑分 。

数据库也有自己的全球功用排行榜,若能登榜,OceanBase的才能不证自明 。但这并不简略 ,至少在其时 ,我国还没有数据库能经过TPC-C基准测验 ,而Oracle现已稳坐第一名的方位 ,九年 。

初生牛犊不怕虎的OceanBase,在2018年报名参加了这项测验,开端打榜。阅历长达一年审阅后 ,2019年10月2日,效果发布  :OceanBase经过了测验,打败Oracle登顶 。

至此 ,OceanBase这个既能做买卖、也能做剖析的HTAP数据库新星,在大众视界中冉冉升起。蚂蚁高层也正式决议 ,OceanBase作为一个独自的公司独立运营。

下一个重要的决议计划 ,是 。开源。。2020年6月正式建立的OceanBase公司,9月开端进行文档代码收拾,在第二年6月正式开源 。开源没有成为干流的其时 ,把数据库开成“白盒子”,也是阳振坤团队为消除客户不信赖感和生疏感的尽力 。

但OceanBase的生长并未就此停下。

生善于阿里的OceanBase,为大客户量身定制 ,起先开辟的外部客户 ,如南京银行,事务量也很大 。但随着触摸企业规划扩展 ,阳振坤调查到,中小型用户的五十个事务里,或许只需两三个事务单机体系做不了 、需求分布式 ,若一概运用分布式体系,对他们来说本钱过高。因而,OceanBase也开端针对中小客户的需求优化,提出“单机分布式一体化”概念。。

浅显点讲 ,便是让分布式和单机体系一同存在 ,企业能够把规划小的事务用单机体系跑 ,事务量扩展时再叠加更多机器。这种体系在高装备和低装备下都坚持不错功用的打法,防止“用高射炮打蚊子”,但要求团队支付更多精力技能调优。

阳振坤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,是他的恩师王选的重要教训 :“顶天登时” 。拆开来讲是,技能顶天 、商场登时。

也因而 ,他对OceanBase的展开规划 ,并不限制在技能层面的提高 ,而是活跃走进商场 、在商场的检测下调整优化。这也是OceanBase打破重重难关 ,取得今天成功背面的逻辑 。

2006年在百度就开端跟随阳振坤脚步的杨传辉,现在是OceanBase的CTO ,他慨叹:“假如一个问题,阳教师想了好多天仍是无解 ,那这个问题必定无解 ,由于有解的话,他必定能想到处理办法 。” 。


职业生涯中,三次“重启人生”。

时刻来到2025年5月12日,阳振坤荣誉退休。回头看 ,30多年前,站在王选作业室外忐忑的那个24岁年青人 ,或许也不可思议  ,自己那天敲开的通往核算机研讨所的大门 ,会指向一个如此绮丽又宽广的未来 。

1989年春天  ,在北京大学核算机研讨所实验室间隔出来的一个小隔间里 ,阳振坤第一次见到了王选。在这个俭朴的作业室里 ,修完大学课程只用了三年 、硕士只用了一年多的阳振坤 ,向王选表达说 ,期望能成为他的学生。

王选的一个许诺 ,让阳振坤跟着他做了13年的激光照排 。那是他人生第一次改变赛道 、重启 。1995年,阳振坤地点的团队取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,1997年,32岁的他被破格晋升为教授 。

2002年 ,互联网展开迅速,抱着对社会第一线作业的猎奇 ,阳振坤离开了大学 ,在36岁闯入工业界,开端第二场新的测验。他去到联想研讨院担任首席研讨员,担任无线通信范畴的研讨;后来又触摸分布式体系,在微软亚研 、百度从事相关作业。

阳振坤来到百度是在2006年 。他最早学习了Google开发的两种分布式存储和数据库模型,Bigtable和Spnaner ,并用C和C++写了一套凤巢体系,根本相似于2009年阿里做的ODPS体系 。 。其时国内简直还没有人做相似项目,团队对这个方向都决心满满。

在团队成员的回忆中,那时出去讲分布式体系的概念 ,就像现在和他人讲量子核算,听者都一头雾水。

但是 ,两年一过,这个项目就被抛弃了——因其两年内还不能在中心事务使用,被以为不能主力投入 。

后来在阿里的阅历则比较走运。两年的时刻窗口里,阳振坤不需求担负KPI ,得以专注研制,锻造出职业生涯中最恢宏也是最辛苦的项目,OceanBase 。能把这个项目做成,绕不开的,是阳振坤奠定下的极客基因。

在面试新人的过程中 ,阳振坤常常会拿出一张纸,给面试者画OceanBase的结构图 ,像布道者 。也有OceanBase内部人员点评,阳振坤寻求做出“面向未来的东西” ,要更健壮、更有扩展性 。因而,只需精力满足 ,做得不行好的部分,团队总会不断推掉、重来。

互联网大部分项目周期是两周  ,但数据库的展开没有三五年,往往也难以真实落地。内部事务催得紧,有时连团队内部成员也颇有微词。与时刻进行毫无悬念的赛跑时,阳振坤也常需求安慰人心。曾有新参加团队的年青人向阳振坤诉苦说 ,合租的室友在天猫作业,做网页熬一两周就看到效果了,但自己的支付却如同离收成遥遥无期。

对此,阳振坤给出的答复是 :“再过三年,你做的数据库天猫还在用,但他改的网页早就看不到了” 。

做学问身世的阳振坤,对产品自身之专注 ,令他对这之外的全部,包含办理,都不配合。种种光环下,他仍然保持最简略的一面示人。有客户对他形象最深入的,是会晤时穿戴凉鞋的形象。团队成员们有时会笑评:“60岁的科学家,像个农人相同 。”。

九十时代时 ,阳振坤曾跟着王选去美国 ,在IBM的研讨中心里 ,他看到许多程序员即便白发苍苍 ,也仍然坐在作业室 ,敲键盘写代码 。

那是阳振坤心目中程序员应该有的姿态。

国产数据库起步最艰苦却也满怀期望的曩昔十多年里 ,阳振坤一向坐在他的作业桌前 ,日复一日地面临那些视如己出的代码 。年过花甲的他,已悄然将自己活成那幅画面中的一部分 。

作者继续重视云核算、数据库 、AI等相关范畴 ,欢迎增加微信。Ericazhao23 。沟通 。



原创文章 ,未经授权制止转载。概况见转载须知。